传统印刷企业向数字印刷转型的三大因素
【快印客导读】传统印刷企业转型数字印刷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起来,还有部分企业也在蠢蠢欲动,在这转型的分岔路口,他们究竟是如何抉择?除了科技进步带来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他们必须要走数字化这条必然之路呢?
1、人力成本压力
国家一直关注国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从医改、控制房价到工资水平调整和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都给规企业起到一个指示性要求。根据2007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上缴五险。这无疑为劳动者带来了更大的利益与保护,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刷行业的员工流动性仍然高于其他行业,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用工荒,更增加了人力成本的风险。
根据资料显示,改革初期的1979年,中国0-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3。而到了2009年,比例竟然不足1/5,下降速度惊人。又据教育部统计,自2007年以来,高校学生在连续增长13年后,开始下降。2010年,仅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就猛降20%。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未来1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4000万人,而在20-40岁之间,更是减少1亿-3亿。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推行计划生育,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生育孩子已经成为沉重的负担,由此引起了生育意愿的普遍降低。这一切一切,对本身就存在用工问题的印刷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长此以往下去,作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的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用工荒,更增加了人力成本的风险。,他们生存势必越来越艰难!
2、材料成本压力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首要任务是实现绿色发展,推动绿色革命,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发展模式由“黑猫”向“绿猫”转型。这不仅要求城市建设实现绿色革命,也要制造业在发展中遵循绿色方向,而作为常年严重污染环境的印刷企业这只“黑猫”,应如何向“绿猫”转型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耗材上一定要绿色,油墨、纸张、润版液、洗车水等都需要达到绿色环保标准。印企常用油墨溶剂大都具有毒性,会污染所包装的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物品;且具有挥发性,有较浓的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环境并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存在着生产安全隐患。鉴于印刷业油墨等污染因素,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环境保护部于2012年4月6日共同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中规定必须委托获得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印刷企业印制中小学教科书。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同时,造福社会,但这一举措也为微利的印刷企业也造成的成本压力。
3、时间成本压力
传统印刷流程不仅消耗了太多的人力资源,还大大增加了时间成本。传统印刷在中国的的发展已经面临着时间成本过高的瓶颈。
传统印刷从文稿输入、图形扫描到最后的印刷,中间要经过排版、发排、照排、胶片冲洗、拼版、PS版晒版、PS版冲洗、打孔等近十道工艺,这必然决定了传统印刷冗长的生产周期。
有人也许会说,人为减少时间浪费可不可以?事实上,若要人为缩短生产周期,很可能会导致生产中的失误,造成比时间浪费更严重的损失。那如果增加印刷设备呢?行内人士一定会再三衡量,因为印刷投资成本大,收益又不是既定的,譬如:以印刷过程中的打样为例,如果一小时内完成两套对开四色打样,传统设备的投资需要4组打样机,配套的晒版、冲印设备,加上所需的工作人员及颇大的厂房,投资额大约需要200万人民币,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投资。
可见,传统印刷方式已日趋远离企业日益灵活的印刷需求。目前,企业的CI、VI手册已成为企业开展业务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宣传品、行业标书及个性化印品的需求量增大,但每次印品的数量少、时间短、变化快、质量高,使企业不得不越来越看重印刷的时间与成本。总体来看,企业需要一种应用灵活、打样方便、既节省时间与空间,又节约成本的新型印刷解决方案。
在这三个成本压力当中,人工成本又尤为突出,据法国外贸银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未来4年里,中国的劳工成本将赶上美国,5年里将赶上欧元区国家,7年里赶上日本!中国人工成本增长率达13%,是美国6倍之多。
那么,在控制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同时,我们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就成为传统印企的首先要思考的问题。降低人工成本也就意味着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自动化印刷流程,而印刷数字化就可以为传统印企降低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依理可想,这应该就是传统印企为什么选择转型数码印刷的原因所在吧。